<acronym id="rl1tu"><strong id="rl1tu"></strong></acronym>
    <track id="rl1tu"></track>

  1. <acronym id="rl1tu"></acronym>
    <pre id="rl1tu"></pre>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訪談·視點

    金玉奇:牢記身份定位 履行職責使命

    ——中科院科研院所負責人談“四個面向”

    2022-12-29 科技日報
    【字體:

    語音播報


    金玉奇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一名一線科技工作者,我有幸參加了黨的二十大,切身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倍感精神振奮、使命光榮、職責重大。

      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的原創性成果不斷涌現。新征程上,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將繼續堅持“四個面向”,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科技強國之路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是要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積極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在促進科技創新方面,要積極推動大團隊、大協作的“集團軍”,握指成拳、眾志成城,加大對前沿核心技術攻關的支持力度;鼓勵探索科學技術“無人區”,促進“從0到1”的突破;不斷優化創新生態環境,促進技術成果轉化。

      二是要堅持問題導向,迎難而上、勇攀高峰,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做到把一攬子重大課題任務分解好、完成好;瞄準“卡脖子”問題,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三是要堅持系統觀念,立足國內外形勢,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深入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之間的關系,認真思考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的總體布局和各自的職責定位,準確把握“雙碳”等重大戰略與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關系。在此基礎上,立足本單位實際,積極作為、開拓創新,不斷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就、實現新突破。

      四是要進一步發揮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黨委的統籌引領作用,心懷“國之大者”,帶領全所黨組織、黨員發揮好“兩個作用”,做到“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心明眼亮”。要積極促進黨建與科研的有機融合,充分發揮黨員科技骨干在政治上、業務上的引領作用,使他們成為“定盤星”“壓艙石”“助推器”;依托重大科技項目團隊成立“攻堅連”“突擊隊”,讓黨員科技骨干始終心中有黨、心中有國,在攻堅克難中爭當先鋒、勇挑重擔、團結奉獻、當好表率。要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建好用好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大力弘揚和傳承科學家精神,將科學家精神作為行動標尺,把滿足祖國的需要作為工作的最高追求和最終標準,為科技創新凝聚強大精神動力,引導和鼓勵科技工作者靜心篤志、心無旁騖,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績。

      新征程藍圖已繪就。新時代的每名中國科學院科技工作者都應時刻牢記“國家人”的身份定位,勇擔職責使命,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作者:金玉奇,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

    打印 責任編輯:梁春雨
    • 直面挑戰持續創新,建設低溫科技研究高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2.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3.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4. 台湾三A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acronym id="rl1tu"><strong id="rl1tu"></strong></acronym>
      <track id="rl1tu"></track>

    1. <acronym id="rl1tu"></acronym>
      <pre id="rl1tu"></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