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 更多
學部組織
工作動態/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12月5日,國際科學理事會(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ISC)在南非開普敦召開的世界科學論壇(World Science Forum)上正式宣布了新當選的ISC會士名單,中科院院士郭華東當選為ISC會士。這是繼今年6月ISC聘任66名創始會士后,首次通過全球范圍提名評選產生ISC會士。
郭華東是空間地球科學家,歷任ISC全球可持續發展科學使命委員會委員、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技術促進機制10人組成員、ISC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CODATA)主席、ISC國際數字地球學會(ISDE)主席、ISC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科委會委員;擔任ISC中委會主席、ISC/IRDR中委會主席、ISC/ISDE中委會主席和ISC/COSPAR中委會主席。長期從事遙感信息機理、雷達對地觀測、數字地球科學和地球大數據研究,創立并運行了4個國際科技組織和國際科學計劃,近年來在利用地球大數據服務可持續發展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實踐。
ISC會士于今年首次設立,是ISC的最高學術榮譽,旨在表彰在促進科學成為全球公益事業中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ISC的目標是將來形成約600名國際科學家組成的會士團體。作為ISC的戰略智庫,ISC會士將履行ISC使命,持續推動全球科學發展,加深公眾對科學的理解和參與,將科學作為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基石。
此次共有來自五大洲27個國家的60位科學家當選,其中我國當選的ISC會士還有中科院院士吳國雄等。
ISC是于2018年由原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和原國際社會科學理事會(ISSC)合并建立的學術機構,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綜合性最強的國際科學組織之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